
世荣集团是一家专业运营航运物流、网络科技、金融服务与产业投资的创新型现代化集团,致力于推动中国互联网创新、物流发展、产业升级与普惠金融事业发展。世荣一直以高标准开展业务,并始终坚守以下核心价值:以人为本,以国为怀,勤奋专业,积极进取,客户至上,至诚至信,植根中国,融通世界。
做大合作蛋糕 共创美好未来——解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贸促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的致辞
原标题:做大合作蛋糕 共创美好未来——解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贸促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的致辞 “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解决当前世界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5月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贸促会70年的发展历程,提出应对全球挑战的4点建议,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呼吁全球工商界携手共克时艰,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4点建议凝聚共识 为应对全球挑战指明方向 初夏北京,满目青翠,现场与会嘉宾步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场前不禁拿出手机定格美景。 会场内外,有关国家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商协会和贸促机构代表、企业代表共1.1万余人相聚“云端”,为应对挑战探寻答案。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全球工商界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期盼和追求更加迫切。 着眼全球发展大势,习近平主席提出4点建议: ——聚力战胜疫情。 ——重振贸易投资。 ——坚持创新驱动。 ——完善全球治理。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压力之时,习近平主席的4点建议非常及时,旨在助力各方团结合作应对挑战,携手推动全球经济重回正轨。 中国贸促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聂文慧说,各国工商界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4点建议,顺应工商界期盼,有助于凝聚共识、增进信心、形成合力,为新形势下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指明了方向。 在线参会的皇家加勒比游轮亚洲区主席刘淄楠表示,这4点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契合了企业在华发展的需求。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代表,愿以实际行动坚守中国市场,积极等待旅游开放和行业复苏时机的到来。 4点建议中,“聚力战胜疫情”居于首位,凸显全球团结抗疫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运行,病毒变异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5.2亿例,死亡病例逾627万例,给人类生命安全、全球经济带来全方位冲击。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筑多重抗疫防线,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跌宕反复,实现疫苗公平可及分配、消除“免疫鸿沟”是当务之急。 2021年8月20日,中国政府援助的第三批新冠疫苗运抵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新华社发(乌马利 摄) “感谢中国为厄瓜多尔及时提供疫苗。”厄瓜多尔总统拉索说,厄瓜多尔有近六成新冠疫苗来自中国,中国为推动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取得阶段性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纪疫情阴霾下,如何应对全球治理挑战考验各方智慧。 致辞中,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面对疫情、冲突、粮食危机、环境恶化和衰退风险,国际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提出重振贸易投资主张 助力做大合作蛋糕 多重危机下,世界经济不确定性陡然增加,全球贸易投资信心承压。 世界贸易组织最新预测显示,受乌克兰局势等影响,全球经济前景黯淡,预计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3.0%,低于之前预测的4.7%。 习近平主席提出:“重振贸易投资。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 重振贸易投资,要确保发展可持续。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重申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全面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4月22日,陕西西安首趟中老铁路(西安至万象)国际货运列车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新华社发(刘翔 摄) “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需要各国携手合作。习主席再提全球发展倡议,就是要唤起国际工商界等各方面力量,以合作推动发展,以发展解决深层次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洪俊杰说。 会上,中国贸促会代表与会工商界发布了《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从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促进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携手聚力跨越发展鸿沟、积极推进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凝聚各方携手共促繁荣发展的共同心声。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说,疫情之下各方携手推进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对于维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 重振贸易投资,要做大合作蛋糕。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做大合作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受益者,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深感合作共赢之利:中国是印尼多年来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近年来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当前世界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采取更有力的集体行动、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合作。”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复杂形势,期待各国经济团体加强经济促进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创新是促进全球发展、重振贸易投资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要挖掘创新增长潜力,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深化创新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2021年10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工作人员介绍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洪俊杰说,习主席致辞为提振全球跨境贸易投资信心指明了路径。全球化发展关键在于激活各国经济内生动力,这就需要打破壁垒,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创新突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4月29日,满载工程机械设备的中越跨境班列从广西柳州市柳州南物流中心驶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黎寒池 摄) 宣示高水平开放决心 共创美好未来 “我愿重申,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主席这样强调。 5月17日拍摄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依贸而生,因促而兴。从恢复发展外贸到建设贸易大国,从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到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从帮助企业走出去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从服务地方开放型经济建设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中国贸促会70年的历程,正是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重要体现。 回望与中国贸促会合作的半个多世纪,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表示,“一路走来,美国企业已经在中国建立了深厚的专业知识根基,发展了供应商网络、技术和人才体系。通过合作,我们帮助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而全球供应链也愈发离不开中国。毫无疑问,我们两个国家、两国人民和经济都受益于这种成功合作。” 展望未来,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中国机遇,给阴霾笼罩的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和动力。 5月9日,大批出口商品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唐克 摄) 持续缩减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金融、汽车等领域开放举措,放宽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上市公司条件……外商在华投资空间更加广阔。 “作为全球跨国汽车企业,福特汽车始终十分重视中国市场。”福特中国副总裁向小芳表示,中国市场已成为福特加速电气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福特汽车将一如既往深耕中国市场,致力于构建未来智慧城市交通出行。 人们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进博会上参观(2021年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扎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渣打银行(中国)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张晓蕾表示,受益于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一季度企业在中国—东盟走廊的网络收入同比增长35%。未来三年,渣打将投资3亿美元到中国相关业务中,携手更多客户共享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新机遇。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正张开双臂,与世界各国齐心协力,与全球工商界共享机遇,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刚刚!印度打响粮食战争第一枪,宣布立即禁止小麦出口
前几天,写过一篇粮食危机的文章,有些读者还不以为然,觉得这种极端情况应该不会出现,只能说这些读者还没感觉到这场粮食危机的严重性。 要知道,就在今年3月份,印度总理莫迪还信誓旦旦地声称要提高小麦的出口量。可随着乌克兰战争白热化,小麦出口第一大国俄罗斯宣布将减少粮食出口,世界第五大国乌克兰受战争影响,小麦减产已成定局的时候,世界小麦的第二大主要出口国印度突然宣布:立即停止所有小麦的出口! 没错,是立即停止! 在另一小麦主产区乌克兰战局不断,粮食生产将注定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印度的这项决定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也是打响2022年粮食危机的第一枪。 就在印度刚刚宣布禁止小麦出口的话音未落,七国集团立即在第一时间谴责印度拒绝小麦出口的做法是在加剧局势动荡,要求印度改变决定。 看到了吧,印度这边刚刚宣布禁止小麦出口那边,西方国家立马就急眼了。 不但是印度突然宣布禁止小麦出口,而我们的邻国巴基斯坦同时也宣布禁止粮食出口。 中东国家埃及明令禁止小麦和面粉的出口,就连小麦生产大国阿根廷也在宣布限制粮食出口。 就在世界多国纷纷限制粮食出口的情况下,5月12号,美国总统拜登亲自下令,要多国协调把乌克兰的2500万吨谷物开通绿色通道,把这批粮食运出乌克兰。 在乌克兰今年粮食减产已成定局民不聊生之际,俄罗斯大量往顿巴斯地区运送粮食物资的时候,美国总统却紧急协调将乌克兰2500万吨粮食紧急通过各种方法运出乌克兰,拜登的做法无疑是加重乌克兰的粮食危机。 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对西方国家极为依赖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竟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美国将救命粮运出乌克兰的要求。 一个国家的总统不顾自己国家民众的死活,却对别的国家俯首称耳,对于乌克兰老百姓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加剧粮食危机的不只是印度和乌克兰。早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不久,俄罗斯就悄然打响了粮食大战,利用粮食当作了制裁欧洲的武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将对不友好的欧洲国家限制粮食出口。 要知道,俄罗斯一直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而欧洲又是俄罗斯的主要粮食出口地区,而俄罗斯一声令下,暂停了对欧洲不友好国家的粮食供应,再加上乌克兰因战争影响粮食供应不足,一夜之间,欧洲不仅陷入能源危机,更是陷入了另一个更加可怕的粮食危机。手里没有能源没有粮食,拿着再多的钞票有什么用呢? 难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怒批俄罗斯是在对欧洲粮食讹诈,可冯德莱恩也不想想,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你欧洲对人家俄罗斯做了什么?如今,人家俄罗斯不卖给你们粮食和能源了,这不正是你们跟随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最好结果吗? 老铁们已经感觉到了吧,世界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减少小麦出口,第二大小麦出口国印度禁止小麦出口,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乌克兰粮食又大幅减产,再加上由于钾肥的主产国俄罗斯出口肥料受阻,使得钾肥的价格暴涨,有些地方降低肥料使用,2022年世界小麦减产已成定局。 再联想到今年在我们有些地方突然在小麦未成熟之前,大量收购未成熟的小麦作为青储饲料的做法,未免让人有些触目惊心。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粮食需要大量进口,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谨防陷入被动之中。 一场战争,从来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开打, 而如今,在印度已经率先打响第一枪!
享受油价上涨盛宴!不惧美欧制裁,俄罗斯今年石油出口收入仍大涨50%
在美欧国家的多轮制裁下,虽然俄罗斯石油产量下降,但其石油出口收入仍大幅增长。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石油市场月报披露了这一信息,2022年以来,莫斯科每月可从原油和石油相关产品的销售中获得约200亿美元的收入。当欧洲为制裁争论不休之时,俄罗斯石油仍在享受油价上涨带来的盛宴,今年石油出口总收入同比增长了50%。 根据IEA的数据,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在4月出现反弹——达到810万桶,回到了俄乌冲突和紧随其后的制裁开始前的平均水平。虽然运往欧盟、美国和英国的石油出口量减少约120万桶/日,但运往印度和土耳其的货物分别增加73万桶和18万桶。 此外,IEA表示,尽管欧盟公开谴责俄罗斯,但欧盟仍是俄罗斯能源最大的出口市场。4月份,43%的俄罗斯石油出口至欧盟国家。 不过IEA认为,有迹象表明俄罗斯石油生产的韧性正在受到影响。该机构估计,在4月份供应下降近100万桶/日之后,今年下半年其石油供应萎缩量可能扩大到300万桶/日左右。该机构认为,针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禁令将迫使俄罗斯石油公司关闭更多油井。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不久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持相似观点,即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增长难以持续。 该报告认为,尽管预计俄罗斯今年将大幅减产,但由于油价飙升,其税收收入将大幅增加至1800亿美元。这分别较2021年和2020年高出45%和181%。俄罗斯的累进税制意味着税收随着油价上涨而增加。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仍然是该国经济的基石,加上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升级,俄罗斯正在向东寻找出口机会。 Rystad Energy认为,与2021年相比,到2030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预计将减少200万桶/日,虽然天然气产量将小幅增长, 但低于俄乌冲突爆发前的预估。2022年,欧洲持续高位的天然气价格以及亚洲的液化天然气 (LNG)价格将为俄罗斯带来约800亿美元的税收。俄罗斯近期停止向保加利亚和波兰销售天然气的举措不会对其收入产生重大影响。 “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是一种长达数十年的互惠互利关系。在制裁和禁运的早期阶段,俄罗斯将受益,因为更高的价格意味着税收收入将显著高于最近几年。”Rystad Energy高级分析师Daria Melnik表示,俄罗斯将能源出口转向亚洲需要时间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从中期来看,俄罗斯的油气产量和收入将急剧下降。 该报告认为,俄罗斯需要一些时间来重新调整其物流链并为其石油找到足够的新买家。俄罗斯经济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克服制裁并在国内创造额外的石油需求。因此,其原油产量要到2023年年中才会开始恢复。然而,许多关闭的油井可能不会恢复生产,这意味着俄罗斯的一些备用产能将被破坏。 此外,俄罗斯货币卢布兑美元汇率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因受到制裁一度下跌约四成,现已扭转颓势。俄罗斯总统普京12日在经济问题会议上表示,卢布汇率今年的走势在全球货币中堪称表现最佳。5月13日,莫斯科交易所的美元/卢布汇率自2020年2月以来首次跌破62.63。 彭博社近日报道称,自今年年初以来,卢布兑美元汇率已上涨11%,成为该机构监测的31种主要货币中涨幅最大的货币。由于俄罗斯政府在实施制裁后采取的措施,俄罗斯当局开始实行资本管制,要求出口商出售外汇收入,并要求以卢布购买俄天然气,使得卢布汇率开始走强。